【蓝狙观点】
先开枪,再瞄准

【蓝狙观点】

我最近出差了近一个月时间,走访了多地市场,采访了一些头部卖场的老板,包括折扣店头部乐尔乐、零食渠道零食有鸣等,以及云南、四川、河北等地经销商渠道。同时,我们的团队用时2个月,对全国的线下卖场,以及电商渠道的销售数据做了16期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快消品市场正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商超终端业绩下滑30%以上,传统的电商业绩下滑5%以上。一些新兴的零食赛道、硬折扣、头部KA、CVS、连锁便利、直播电商、社区团购、特渠,增长迅猛,中国快消品市场正加速分流。

在这种大环境下,有的厂家抓住趋势,发展迅猛。比如和丝露的苹果醋,之前销量低迷,因打通了赵一鸣和万晨两个零食系统,产能供不应求。更多的厂家业绩下滑严峻,很多企业不得不裁员,面临业绩下滑及亏损风险。

 

其实,每一次的渠道变革,都会死掉一批不善变化的企业,也会诞生一批全新的品牌机会。90年代,夫妻店、批发市场盛行的时期,诞生了最早一批的快消品品牌。诸如可口可乐、乐百氏、健力宝、旭日升、大大等品牌。2000年开始,一些连锁便利店、大卖场开始崛起,依托于卖场及便利系统的产品,诸如娃哈哈、农夫山泉、怡宝、达利园、伊利、蒙牛等品牌快速崛起。2007-2019年电商崛起,平台电商、垂类电商、私域电商,诞生了诸多网红品牌,如元气森林、嗨吃家、梅见等。2019至今,口罩事件的影响,导致消费者变懒,消费低迷,互联网营销加重。由于经济的不流通,全球提前进入衰退期。全新的消费环境,催生了一批全新的销售渠道(如零食赛道、硬折扣、社区团购、直播等)。这些渠道玩法创新,模式新颖,对产品的各类要求和传统渠道不同,传统企业一时间不知如何应对,导致发展缓慢,战略错误频繁:

 

1、对新兴渠道怀疑、否定,自我设限。

 

面对新兴渠道,企业不是第一时间拥抱、积极开发,而是怀疑渠道的实力,否定渠道的趋势。有的企业认为自己的产品不适合这类渠道,甚至担心会影响现有渠道的价盘、市场。

 

2019年,直播崛起时,很多厂家看不懂直播赛道,觉得低价会冲击线下市场,导致线下经销商怨言,以红牛为代表的大品牌更是拒绝合作。结果呢?渠道的变迁不可逆,你不做,有人做,直播渠道诞生了诸多全新品牌。消费者需求总量有限,产品饱和时代,尤其的年轻消费人群,品牌并未强大到非你不可。直播销量持续、大幅增长时,传统品牌的生意自然下滑,最后,企业为了能够挤进大主播的直播间,需缴纳高昂费用。之前拒绝合作的傲慢,在持续下滑的现实面前,也不得不卑躬屈膝。

 

口罩事件后,零食赛道飞速发展。这些渠道拒绝和经销商合作,导致经销商对这类渠道又爱又恨,厂家接触终端少,从经销商处得到的反馈一定是负面大于正面,最终厂家认为零食赛道昙花一现,不屑开发。结果在资本的助力下,零食赛道快速形成规模,成了抢占传统商超强有力的对手。随着硬折扣的崛起,各地纷纷诞生硬折扣连锁品牌,更是对传统超市、夫妻店形成强有力的竞争。

 

除此之外,美团外卖、多多买菜等线上线下结合性互联网平台,对传统门店的冲击更是不言而喻。这种全新的渠道,满足了消费者的便利性,用户可以不用下楼,足不出户买到货物,半小时到家。这些高效方便的购物渠道,正像温水煮青蛙一样,逐步蚕食传统渠道的市场份额,导致传统经销商压力山大,企业更是感到寒气逼人。可惜人总是习惯性偷懒,懒得学习,懒得了解,懒得尝试,懒得拥抱,懒得改变,这对传统企业是非常致命的。

 

2、产品创新慢,依赖“一款产品打天下”。

 

面对新渠道变化,企业的“懒”不仅体现在思维上,产品上的创新更加直观。很多企业“一款产品打天下”。过去流行大单品,动辄一个单品10亿以上销量,新渠道越来越大,大渠道逐步形成时,都希望拥有自己的特色和差异化,就诞生出“定制”需求。企业在产品策划上,需要根据渠道不同,“量身定制”。

 

比如零食、折扣赛道,它们希望拿到更多知名品牌产品,低价进行引流。但价格太低必然冲击品牌原有渠道的市场,迫使企业不得不根据渠道量身“定制”,即要满足此类渠道的低价需求,又不能给传统渠道造成正面冲击。企业从规格、卖点、包装形式、材质、物流、质量上进行区隔,策划产品更加适配渠道特性。

 

面对新型渠道,企业原有的营销优势几乎为零,渠道开发需从零起步,渠道特点需重新摸索。传统企业迎来涅槃重生的新时代!不在烈火中涅槃,就会在烈火中堙灭!

 

 

爆品码头创始人、蓝狙策划创始人:刘大贺


最近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