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狙观点】
先开枪,再瞄准

【蓝狙观点】

河南白酒,从中国名角,走成了配角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在中国的地位,自古就是中国心脏,多朝古都。在历时长河中,河南顺势成就了诸多名酒品牌,如新时期时代的仰韶,三国的杜康,隋唐的宋河,以及宝丰、张弓、赊店等。这些品牌曾经名盛一时,成为中国白酒的名角。1993年,宋河销量就高达6.9亿,张弓更是随着一句“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家喻户晓。杜康品牌早在三国曹操的诗句里,就已名扬海外。

 

可惜,近年来随着川酒、贵酒、苏酒的崛起,河南白酒逐渐没落,沦为了三四线配角。白酒行业流传一句话,“得河南者得天下”,河南白酒消费平均在500亿/年,可惜80%的市场被省外白酒占据。作为粮食大省,最不缺原料的地方,拥有得天独厚的原料优势,却没有一家豫酒能够撑起门面。

 

一、豫酒没落,根源在哪?

 

多年来,豫酒从兴盛到没落,经历了太多的破折。原因有多方面,我们站在C端消费者的角度倒推,看一下豫酒到底为何被消费者抛弃。

 

1、产品力不被消费者认可。

 

在河南多地,老百姓口头流传一句经典的传播语“不想活,喝XX”。这里我隐去了一个河南酒企品牌名字,河南人相信你能读出来。无论是竞争对手有意为之,还是消费者自发传播,该传播语能够在河南被广为流传,足以暗示了河南白酒的产品力。好的白酒,最基本的品质一定是喝多了不口干、不头疼、上头慢、醒酒快,这些是最基本的标配。而多款河南酒拥有喝完头疼、灼烧乏力等不良反应,消费者和全国白酒进行对比,自然会慢慢抛弃河南品牌。都是“三斤粮食,一斤酒”,为何我们的差距这么大?企业一定要在产品上深度反思。

 

当然,河南白酒也有好酒,口感较佳者比比皆是,但是由于部分代表品牌的冲击影响,再加上传播上不重视这些“小道消息”,营销不专业,慢慢被夺走市场。

 

实际上,豫酒复兴一直是河南政府的重点经济政策之一,在品牌传播、政府扶持、渠道对接等方面,均有足够的政策倾斜,然而业绩始终差强人意。2020年汾酒在河南销量17.5亿,茅台系列酱酒在河南销量110亿,五粮液65亿,习酒整体销售25亿,泸州老窖20多亿,汾酒20多亿,洋河20多亿,古井贡酒20亿,国台超过15亿,郎酒15亿,金沙超过10亿,另外劲酒、牛栏山、老村长及茅台镇诸多酱香酒品牌,在河南市场总体突破300亿元。而目前豫酒在河南本土市场的份额不到100亿元(其中政府的支持份额占据很大比重),销量最大的仰韶也是刚突破30亿大关,河南酒整体销量不足1/5的河南市场份额,近8成市场被外省品牌占据。消费者用嘴丈量出来的喜好,是最真实的反馈。河南酒到底好不好?销量决定了一切。

 

2、品牌传播缺少2C的温度。

 

站在消费者角度,白酒是越陈越香。酱香型白酒增长迅速,始终通过大量的文案、视频、图片等,不断将酱酒的生产工艺独特性,传播给消费者,让老百姓感觉酱酒是“真的好”。

 

酱酒酿造的基本工艺是“12987” 酿造端工艺,即午制曲、重阳下沙、1年生产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因为工艺复杂,使得酱香型白酒需要近1年时间才能出厂。茅台等高端酱酒,更是储存3年才允许上市,以确保白酒的品质。浓香型白酒,一般45-90天即可出厂,清香型约在28天左右。

 

茅台最厉害的营销,就是让消费者感觉到酱酒生产周期很久很久。古井贡酒更是将储存年限“20”年,及“年份原浆”等字样作为自己的卖点和品类名。这些营销内容,通过故事不断进行口碑传播。相反,茅台获得了多少奖项,政府和茅台公司达成了多少战略合作内容,外地百姓鲜有人知。政府及公司将更多“酒如何好”的产品内容,大面积、深度、仔细、长期的传播,慢慢入心,慢慢打入消费心智,深层次改变商业局面。

 

C端传播是最具购买力的。很多消费者没去过贵州,却认为茅台镇的空气中都是酒香,云层中漂浮的都是酿酒的微生物,飞机上甚至都能“隐约闻到”酱酒的香味,整个贵州就是酱酒的世界。这种传播力度多么惊人。紧接着在线下环境中,得到“验证”,在云雾缭绕的高山环境下,身心均会得到极大的触动,最终这些体验会与之前的认知进行融合,彻底完成消费者的“洗脑”。

 

反观河南白酒,仰韶、宋河到底好在哪里?曹操带火的杜康酒,酒质有什么不同?企业传播的内容,能够让消费者“闻到、嗅到、体会到”的酒质的不同与诱惑吗?媒体传播更多篇幅是“豫酒振兴”的新闻稿,行政稿,哀其不争的观点稿,鲜有诱导消费的传播内容。我们的文化、故事、酿酒细节呢?我们的酿酒环境呢?我们用的水,我们的工艺,我们的产品,到底好在哪里呢?

 

3、营销缺乏犀利匕首。

 

在营销方面,河南本土酒企,缺乏系统性的专业策略。如产品方面,本就不大的企业,产品线多如牛毛,财力精力物力分散战斗,很难打造爆品。产品工艺常规化,难以通过品类创新打造独角兽。传播上更是缺乏新媒体运营能力,营销团队多是传统线下,专业素材缺乏,网络种草、直播带货、电商营销专业度不足。

 

在市场定位上,只聚焦本省,缺少省外定位甚至国外定位。实际上,“墙里开花墙外香”,杜康、宝丰在省外个别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甚至高过河南本土。虽是河南酒,定位不要只定位为河南品牌,品牌高度要站在全国品牌、全球品牌的位置。无论是产品策划、设计、包装,还是传播素材,渠道定位,都要拔高。

 

二、为豫酒复兴建言献策,我们怎么办?

 

1、把内功练扎实。

 

以仰韶举例,目前仰韶业绩已经突破30亿,如果深耕河南市场,有望突破50亿元大关。但要按照豫酒复兴的政府期望,想在2025年突破100亿元,必须得走出河南,而且至少要在省外5~6个省级市场取得优良的销售业绩。而仰韶想走出河南,在其他省站稳脚跟,就需要在营销各个环节进行配套,让外省的消费者也能够期待仰韶,接受仰韶的文化,消费仰韶的产品。

 

团队得扩充,传播需加大,产品需升级,营销需聚焦,品牌输出需加强,整体文化环境需拔高。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如果仰韶在日本流行,如果仰韶成为韩国人的热宠,如果仰韶成为中央领导必喝的酒,那么仰韶一定能够走出河南。但是凭什么?仰韶到底好在哪里?仰韶和其他白酒有什么差异?如果企业自己都找不到强有力的支撑点,消费者感受不到你的独特性,凭什么都去消费你?凭什么走出去呢?失去了河南政府的扶持,在省外站稳脚跟,绝非易事了。

 

2、能否把营销总部搬出去。

 

我们曾服务过新疆一家牛奶企业,通过接触才发现其实企业之所以发展慢,最核心是因为缺乏人才。当地错的设计师,出来的作品也是差强人意。包装档次始终上不去。这还不包括其他的营销内容。我们随后建议这家企业把营销中心放在高端城市,专业人才好找,对产品、宣传、公司营销整体升级,借用专业人才,拔高营销的层次。后来的无论是产品还是营销都很好,业绩增长也很快。

 

河南白酒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直接把营销总部搬到北上广深,或者香港、韩国、日本、美国。用更专业、国际视野的人才,输出营销内容,拔高河南本土的营销层次。产品好了,传播好了,品牌专业了,高度上来了,自然容易走出河南,创造更大消费市场。

 

如果你的团队深处乡镇,眼界、高度、审美,都会收到环境影响相对传统,缺乏时尚、新潮和高度引领,自然很难做出相对优质的营销内容。如果营销中心搬不出去,就一定要想办法找对合作机构,在全国物色专业的高性价比合作机构,利用合作机构的专业人才,为企业营销赋能。

 

3、能否在工艺上下功夫,创作全新品类?

 

自然界的每一个物种,都有着基因的不同。青蛙与鲤鱼不同,兔子和狮子不同,狗尾巴草和苹果树不同,只有新物种,才能被载入百科。每一家快消品独角兽品牌,绝对是在某一品类中站稳了脚跟,创造新品类是最容易破局的营销方式。双汇赢在火腿肠,卫龙赢在辣条,茅台赢在酱酒,五粮液占在浓香,汾酒赢在清香。河南酒一直在浓香和清香上跟随,上有五粮液,下有汾酒,品牌占位已有,我们再努力,也只能拾人牙慧。百事可乐永远赚不到可口可乐的钱。

 

除了香型,白酒有没有其他的工艺,能否通过工艺的创新,创造出风味特别,口感柔和,更加好喝的酒种呢?

 

实际上河南政府对豫酒的支持力度绝对空前,如此巨大的政策倾斜,河南酒企竟然还不如一个锐澳业绩高,究其原因,还是缺少新型营销思维,战略初衷就是跟随,而非创新。锐澳之所以崛起,完全靠的是全新的品类“鸡尾酒”的占位,瞄准的是年轻消费群体。河南的杜康也针对年轻人推出过产品“杜二”,可惜还是白酒。传统白酒的入口辣,喝后烧,喝多疼,醒后疲,一直是年轻人的痛苦记忆。如果锐澳针对年轻人做的也是白酒,估计也没戏了。江小白针对年轻人做白酒,度数都要降到30多度,韩国清酒能崛起,依赖的是十几度的酒水。白酒重度消费者说清酒就是白酒兑水,但是这刚好是年轻人的喜爱。韩国清酒凭借如此低度的白酒,竟走向了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厉害。

 

不同人群,不同品类,不同的定位,不同的工艺,都是品牌重新崛起的土壤。豫酒振兴,除了扶持现有的白酒品牌之外,能否也在品类创新上倾斜。河南白酒企业,除了跟随营销,能否也在创新上下大功夫。

 

最后分享一句话:产品力不行的企业,根本没有未来。创新不足的企业,永远跑不过对手。

 

作者:刘大贺

蓝狙策划创始人、中国快消品实战营销专家、《未来抖商》抖音营销畅销书作者、新媒体专家、中国食品报品牌研究院理事、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双创导师

 


最近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