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狙观点】
先开枪,再瞄准

【蓝狙观点】

本届北京冬奥会,没想到仅有7家快消品牌赞助。凤毛麟角,真是赚大了!


《全球体育营销》的合著者诺曼·奥莱利曾说过:“奥运会是一个舞台,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口的目光,都会在这个时候聚焦于此。”在国外的营销界,有这样一种共识,用同样的资金赞助奥运,与常规的广告投放相比,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可以提高三倍。所以,奥运会是企业在国际上提升影响力,在国内提升品牌高度最好的工具。

QQ截图20220208210639.jpg

本届冬奥会和中国的春节刚好时间吻合,进一步加大了国内对冬奥的传播和影响力。疫情时代,中国也需要一个大事件,更广泛传播中国的实力,带动世界的影响力,这届冬奥会的推广力度自然空前,对企业的营销推动自然水涨船高。冬奥会极大的推动了“冰雪经济”。比如相关的运动装置、冬奥元素的周边产品(如冰墩墩)、冬奥会旅游业、造雪设备、场馆建设、国潮冬季运动服等。

 

本届冬奥会,四层赞助企业总共只有48家,而快消品品牌仅有7家企业(伊利、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金龙鱼、顺鑫、盼盼食品、士力架,真的是凤毛麟角,占足了光环。

QQ截图20220208210733.jpg

在冬奥会开幕前,国内部分品牌早已率先借力“冬奥风”,在国内外展现品牌形象。在北京公交站台上的广告栏里,身穿紫色旗袍的谷爱凌在为京东年货节打CALL;很多商场的蒙牛产品专区,谷爱凌的拜年贴画随处可见;去瑞幸点一杯咖啡,你能看见手捧小蓝杯的谷爱凌定制款咖啡。早在2019年12月,有眼光的蒙牛就抢占先机与谷爱凌达成代言合作。截至目前,谷爱凌的签约代言快消品品牌,有蒙牛、元气森林、瑞幸、红牛、汤臣倍健、京东等,都是极具战略眼光的。

QQ截图20220208210815.jpg

2021年10月26日,在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100天之际,伊利上线了一支宣传片《100天后见》,拉开了品牌冬奥会营销的序幕。2021年10月,小红书也发布冬奥会纪实短片《冰雪新生》,讲述60后、80后和95后三代人的奥运故事。快手作为2022北京冬奥会官方转播商,联合两位00后快手用户,共创了一支名为《破茧》的手翻纸水墨画短片。作为冬奥会合作伙伴青岛啤酒,为自己量身打造了一首冬奥助威歌曲《举杯来加油》,通过音乐营销,展现品牌的个性特点。阿里巴巴以倒计时100天、30天、开幕式为契机,先后推出三支品牌短片《冰雪之约》、《让精彩每天出彩》、《冰雪年,新的我》三部作品。其实,2017年1月,阿里巴巴更是官宣成为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用云计算、全球电商平台、智慧票务支持奥运会数字化转型。本届奥运会最核心的赛事成绩、赛事转播、信息发布、运动员抵离等信息系统,均已迁至阿里云,在云的基础上,视觉智能、算法、AR等技术在赛场的应用,让观众身临其境,获得更好的观赛体验。

 

冬奥的营销方式更多面向年轻消费者,企业品牌定位及产品策划需要注意些什么?

 

奥运精神一直是“拼搏、进取”,不断打破界限,展现激情与活力。在人群定位上,无性别、国界、年龄分别。我们不能忽略中老年人及儿童的奥运需求和人群定位。不过很多快消品牌策划产品,从年轻人的价值观、态度和生活方式为主,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很多快消品的主流消费人群是年轻人。本次赞助奥运的7家快消品企业(伊利、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金龙鱼、顺鑫、盼盼食品、士力架),主要消费人群均是年轻人,所以在营销上,会更加迎合年轻人群,更加注重年轻化的传播素材。当然,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这些品牌追求年轻化的理念和态度,无可厚非。

QQ截图20220208210853.jpg

在品牌定位和策划上,与年轻人有关的产品一定要迎合年轻人的时尚潮流,产品外观要大胆、明亮、个性、时尚,品牌传播上要快速、动态、鲜艳、阳光

 

营销方面,更要遵循奥运所彰显的“规则”,不要过于急躁,更不要贪婪。一方面,我们要借助奥运,蹭热点,借热度。另一方面,更要遵规矩,做规范。近日,北京二锅头因生产“2022北京冬奥”纪念酒,被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6.1万。成都大龙燚火锅在宣传中使用奥林匹克标志,被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5万。速8酒店在其微信公众号上使用“奥运”、“奥运会”等标志宣传,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万元。就是典型的反面案例。

 

 友情提示: 

国家规定,企业营销时,除了未经允许不得使用奥运标志或奥运字眼之外,对“蹭奥运流量”的“隐性营销行为”,相关法规也有明确界定:未经奥林匹克标志或残奥会标志权利人许可,利用与奥林匹克运动有关的元素开展活动,足以引人误认为与奥林匹克标志权利人之间有赞助或者其他支持关系,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处理。


最近浏览: